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吉林市社会福利企业暂行管理办法

时间:2024-06-24 04:05: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39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林市社会福利企业暂行管理办法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


吉林市社会福利企业暂行管理办法
吉林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生产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福利企业,是指安置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保障性企业。
第三条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福利企业,均按本办法管理。
第四条 市民政局是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按分工负责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和经营的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适合残疾人生产和经营;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生产经营场所、企业名称、组织机构和生产人员;
(三)安置残疾人的比例应达到生产人员的35%以上;
(四)有适合残疾人安全生产的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
(五)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其它有关制度;
(六)设立完整的残疾人职工档案;
(七)管理人员不得超过生产人员的20%;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六条 社会福利企业的设立,须按隶属关系经主管部门和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查同意,并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
凡符合社会福利企业条件的,由市民政部门发给省民政部门统一制定的《吉林省社会福利企业证书》按社会福利企业管理。
第七条 社会福利企业凭《吉林省社会福利企业证书》,到当地税务部门办理减免税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减免税待遇。
第八条 社会福利企业的合并、分立、转让、迁移等,须按原审批程序到有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 社会福利企业宣告破产、废业或依法终止时,除须按法律、法规的规定清理债权、债务,办理有关事项外,还须报当地县以上民政部门备案。并须由企业主管部门优先安置残疾人职工的生活。
第十条 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社会福利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享有其它企业所享有的各项权利。
第十一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法律、法令、法规和规章,服从民政部门的统一管理,接受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及行业部门的指导;
(二)依法缴纳税金;
(三)依照有关规定按时缴纳社会福利生产发展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和管理费等有关费用;
(四)妥善安排残疾人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搞好残疾人职工福利;
(五)保证产品质量,对消费者和用户负责;
(六)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应履行的其它义务。
第十二条 社会福利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的重大问题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决定;厂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依法行使职权,领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社会福利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招收残疾人职工。全民所有制企业应执行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按有关规定办理招收手续;集体所有制企业招收残疾人职工,须经县以上民政部门审查同意,由同级劳动部门办理招收手续。
第十四条 社会福利企业开除或辞退残疾人职工,除按有关规定办理外,还须报经县以上民政部门批准。
不得歧视、排斥和随意辞退残疾人职工。
第十五条 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人职工与其他职工同样具有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对企业的生产和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和权利以及依法享受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的权利。
第十六条 残疾人职工应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从事劳动,遵守劳动纪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努力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
第十七条 社会福利企业在停产、放假期间,应根据本企业情况,并按有关规定优先给残疾人职工发放一定数量的生活费。
对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职工,企业可以从福利基金中予以补助。
第十八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根据残疾人职工生理状况给其安排适当的岗位,并且逐步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九条 社会福利企业必须维护残疾人职工的合法权益。
残疾人职工的工资、奖金、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要与其他职工同等对待。
第二十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加强对残疾人职工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
第二十一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重视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制定企业技改规划,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努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十二条 社会福利企业要强化经营管理机制,加强生产、财务、劳资、设备和产品质量管理,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素质。
第二十三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重视人才开发和智力投资,所需教育费可在工资总额1.5%范围内开支,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不足部分可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
第二十四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项计算折旧率和更新改造提取率,报主管部门核定后,按月提取,全部留厂。
第二十五条 社会福利企业必须严格资金管理,企业留利中用于发展生产基金不得低于50%,其它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定。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减免的税款由企业设立“国家扶持基金”科目,实行专项管理,按规定使用。其中,减免税款的60%留作企业生产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或技术改造;20%留作企业集体福利基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和养老保险,20%作为社会福利生产发展基
金,上缴给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集中用于发展社会福利生产。
市民政部门每年从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所提取的社会福利生产发展基金总额中提取20%,用于发展全市社会福利生产事业。
当年应缴款额须在翌年一季度内上缴完毕。
第二十七条 民政部门对收缴的社会福利生产发展基金,必须实行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专项有偿使用,并由当地税务机关监督。
第二十八条 社会福利企业缴纳管理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银行对社会福利企业在流动奖金、技术改造贷款利率方面应按规定给予优惠照顾。
计划、财政、物资等部门对社会福利企业应在计划、资金、物资供应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三十条 各级民政部门应设立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机构,为企业在技术咨询、技术开发、信息服务、内引外联、产品推销等为方面提供服务,并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三十一条 对在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种人民政府或民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办法》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其情节轻重,由民政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给予批评、通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吊销《吉林省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企业合并、分立、转让、迁移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者;
(二)企业宣告破产、废业、终止未按规定安置残疾人职工生活者;
(三)未经县以上民政部门批准,开除或辞退残疾人职工者;
(四)歧视、排斥残疾人职工者;
(五)不按规定维护残疾人职工合法权益者;
(六)未按规定管理、使用国家减免的税款者;
(七)未按规定缴纳管理费和社会福利生产发展基金者。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0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1990年11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 公安部关于人民法院决定逮捕人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具体办法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公安部


最高人民法院 公安部关于人民法院决定逮捕人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具体办法的通知

1979年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


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公安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逮捕拘留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现将人民法院决定逮捕人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具体办法通知如下:
(一)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逮捕拘留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和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确有必要对人犯决定逮捕的时候,应由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作出逮捕人犯的决定,并将《逮捕人犯决定书》送交同级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填发逮捕证,及时执行逮捕。逮捕后,由决定逮捕的人民法院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二)经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人犯,在执行逮捕的时候,如有必要进行搜查,由公安机关填发搜查证,人民法院派员共同进行搜查。
(三)人民法院对于决定逮捕的人犯,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作出立即释放的决定,并将《决定释放通知书》送交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填发释放证,予以释放。
(四)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1978年10月26日《关于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人犯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通知》即行废止。附:《人民法院逮捕人犯决定书》、《人民法院决定释放通知书》、《人民法院对被逮捕人家属通知书》式样(略)


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

文化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


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
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



根据《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65号)、《音像制品内容审查办法》(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令第18号)和《关于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审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有关事项的通知》〔广发社字(1996)46号〕的规定,广播电影电视部和文化部共同组成音像制品内
容审核机构(下称审核机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审核机构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刘忠德、同向荣
副组长:郭宝新、孟晓驷
成员:尹廉钊、王文远、沈向军、张新建、黄伯红、傅燕梅
二、审核机构下设的专家审查委员会由审核机构领导小组聘请24名专家组成。
三、审核机构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广播电影电视部。
办公室由以下工作人员组成:
主任:沈向军、张新建
成员:黄伯红、傅燕梅、赵文江、戴振宇、刘鲁平
四、审核机构审查进口音像制品内容的工作于1997年5月1日开始进行。请按照《进口录音制品申报规则》和《进口录像制品申报规则》的要求,向审核机构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报送音像制品样带(片)及有关材料。
五、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邮政编码:100866
联系电话:66092993 66093300
66093645 68533256
图文传真:68511067
附件:一、《进口录音制品申报规则》
二、《进口录像制品申报规则》
三、《进口录音制品报审表》
四、《进口录像制品报审表》

附件一 进口录音制品申报规则
为做好进口录音制品的内容审核工作,制定本规则:
一、出版单位填写《进口录音制品报审表》,连同节目样带(片)及申报材料,报所在地的省级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门初审。
二、初审通过后,由出版单位将节目样带(片)和报审材料上报审核机构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报审材料包括:
1、省级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门签署初审意见的《进口录音制品报审表》;
2、原始版权证明书;
3、版权授权书;
4、版权贸易合同(协议)书;
5、著作权认证部门的认证材料;
6、歌词材料,如为外语歌曲,除中译文外还须附上原文歌词,歌词的文字材料须清楚,其字号不得小于标准五号字体;
7、信号清晰的节目样带(片)。
除同期发行节目外,一律上报原版样带(片)。
三、报审的文字材料一律不得使用传真件。
四、样带(片)上的曲目顺序和歌词材料的顺序均应同《报审表》上的序号一致。
五、受理日期从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接收符合规定的全套报审材料之日起计算。

附件二 进口录像制品申报规则
为做好进口录像制品的内容审核工作,制定本规则:
一、出版单位填写《进口录像制品报审表》,连同节目样带(片)及申报材料,报所在地的省级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门初审。
二、初审通过后,由出版单位将节目样带(片)和报审材料上报审核机构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报审材料包括:
1、省级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门签署初审意见的《进口录像制品报审表》;
2、原始版权授权书;
3、原始版权证明书;
4、版权贸易合同(协议)书;
5、著作权认证部门的版权认证材料。
报审表必须按要求如实填写,签字、印章齐全。
版权证明书及授权书必须真实、清楚,并有公司名称、地址、电话及负责人签字。
双方贸易合同要条款严密、责任分明,签字、印章齐全。
版权证明及双方合同必须出具中、外文两个文本。
报审的文字材料一律不得使用传真件。
三、出版单位必须报送原始样带(片),不得擅自更改片名或删改内容。样带(片)必须声音清楚,图像清晰,画面无抖动。
样带(片)画面必须明确显示:原始出品公司标志、公司名称、制作公司名称、原文片名、原始字幕、原文对白、演职员表、后期制作公司及其他参与公司名称、出品时间等。
四、受理日期从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接收符合规定的全套报审材料之日起计算。

附件三


编 号___
进口录音制品报审表
节目名称(原文):___________
节目名称(中文):___________
送审单位: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印制
-----------------------------------------
| 节目名称| | 送审单位 | |
|-----|----------|------|---------------|
|原出版单位| | |音带|CD|录像带|LD|其它|
|-----|----------|------|--|--|---|--|--|
| 签约单位| |拟出版方式 | | | | | |
|-----|----------|------|--|--|---|--|--|
|原出版日期| | 单 价 | | | | | |
|-----|----------|------|--|--|---|--|--|
|原发行区域| | 发行基数 | | | | | |
|-----|----------|------|--|--|---|--|--|
| 贸易方式| |复制加工地 | | | | | |
|-----|----------|------|--|--|---|--|--|
| 入境口岸| |彩封加工地 | | | | | |
|-----|----------|------|---------------|
| 录制地点| |节目总时间 | 分 秒 |
|----------------|----------------------|
| 作品名称 | 表演者 | 词曲作者 |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7. | | |
|----------------|---------|------------|
|8. | | |
|----------------|---------|------------|
|9. | | |
|----------------|---------|------------|
|10. | | |
|----------------|---------|------------|
|11. | | |
|----------------|---------|------------|
|12. | | |
|----------------|---------|------------|
|13. | | |
|----------------|---------|------------|
|14. | | |
|----------------|---------|------------|
|15. | | |
-----------------------------------------

--------------------------------------
| | |
| | |
| 出 | |
| | |
| 版 | |
| | |
| 单 | |
| | |
| 位 | |
| | |
| 报 | |
| | |
| 审 | |
| | |
| 意 | |
| | |
| 见 | |
| | 盖章: |
| | |
|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
| 省 | |
| 级 | |
| 音 | |
| 像 | |
| 制 | |
| 品 | |
| 行 | |
| 政 | |
| 管 | |
| 理 | |
| 部 | |
| 门 | |
| 初 | |
| 审 | |
| 意 | |
| 见 | 盖章: |
| | |
| | |
| | 年 月 日 |
--------------------------------------

----------------------------------------
| |样带(片)|记录表|版权证明书|授权书|协议(合同)书|歌词 | 其它 |
|报|-----|---|-----|---|-------|---|----|
| | | | | | | | |
|审| | | | | | | |
| | | | | | | | |
|材| | | | | | | |
| | | | | | | | |
|料| | | | | | | |
| | | | | | | | |
|--------------------------------------|
| | 上报编号 | 批准文号 | 许可证号 |
|节|------------|-------------|---------|
|目| | | |
|审| | | |
|批| | | |
|情| | | |
|况| | | |
| | | | |
|-|------------------------------------|
| | |
| | |
|备| |
| | |
| | |
|注| |
| | |
| | |
----------------------------------------
填 表 说 明
1、本表为音像出版单位报审进口录音制品专用,报送节目时应准确填写,并与其它材料一并上报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2、“原出版日期”一栏指该节目的首次发行日期。若此节目系正在制作中,拟与中国同时投放市场,该栏应填写“同期发行”字样。
3、“原发行区域”一栏指该节目的首次发行地区或主要发行区域。若是同期发行的节目,该栏应填写此节目拟定的首次发行地区的名称。
4、“入境口岸”一栏应填写在哪个海关办理母带或成品的进口手续。
5、“彩封印刷地”和“复制加工地”应填写地名和厂名。
6、“报审材料”和“节目审批情况”栏由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填写。
7、“备注”栏应填另需说明事项。

附件四

编 号___
进口录像制品报审表
节目名称(原文):___________
节目名称(中文):___________
送审单位: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印制
---------------------------------------
| | 原 文 | | 片 种 | |
|片 名|-----|-------|--------|---------|
| | 中 文 | | 题 材 | |
|----|-----|-------|--------|---------|
|产 地| |语别 | | 色 别 | |
|----|-----|---|---|--------|---------|
| | |节目总| | | |
|规 格| | | | 本 数 | |
| | |时间 | | | |
|----------|-------|--------|---------|
| 出品公司 | | 出口年月 | |
|----------|-------|--------|---------|
| 提供版权单位 | | 出版形式 | |
|----------|-------|--------|---------|
| 编 | 原 文 | | 导 | 原 文| |
| |------|-------| |----|---------|
| 剧 | 中 文 | | 演 | 中 文| |
|---|------|--------------------------|
| 主 | 原 文 | |
| |------|--------------------------|
| 演 | 中 文 | |
|-------------------------------------|
| | |
| | |
| 内 | |
| | |
| | |
| 容 | |
| | |
| | |
| 介 | |
| | |
| | |
| 绍 | |
| | |
| | |
---------------------------------------

---------------------------------------
| | |
| | |
| 出 | |
| | |
| 版 | |
| | |
| 单 | |
| | |
| 位 | |
| | |
| 报 | |
| | |
| 审 | |
| | |
| 意 | |
| | |
| 见 | 盖章: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省 管 | |
| | |
| 级 理 | |
| | |
| 音 部 | |
| | |
| 像 门 | |
| | |
| 制 初 | |
| | |
| 品 审 | |
| | |
| 行 意 | |
| | |
| 政 见 | 盖章: |
| | |
| | |
| | 年 月 日 |
---------------------------------------

---------------------------------------
|报| 样 带 | 盘 | 省厅文件 | 页 |
| |--------|---------|------|---------|
|审| 版权证明书 | 页 |版权授权书 | 页 |
| |--------|---------|------|---------|
|材| 记录表 | 页 |版权认证材料| 页 |
| |--------|---------|------|---------|
|料|贸易合同(协议)| 页 | 其 它 | |
|-|-----------------------------------|
|节| 上报编号 | 批准文号 | 许可证号 |
|目|----------|----------|-------------|
|审| | | |
|批| | | |
|情| | | |
|况| | | |
|-|-----------------------------------|
|备| |
| | |
| | |
|注| |
---------------------------------------
填 表 说 明
1、本表为音像出版单位报审进口录像制品专用。报送节目时应准确填写,并与其它材料一并上报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2、表内“片种”一栏系指节目形式,如故事片、艺术片、动画片、儿童片等。
3、表内“题材”一栏系指节目内容,如伦理片、警匪片、爱情片、传记片、战争片、社会问题片、恐怖片、功夫片等。
4、表内各项意见栏应填写审查及删改意见。
5、“报审材料”和“节目审批情况”栏由专家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填写。
6、“备注”栏填入另需说明事项。




1997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