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进口管理办法

时间:2024-06-03 23:19:3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4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进口管理办法

经贸部


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进口管理办法
经贸部


(1989年4月1日经贸部印发)


一、根据当前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指示精神,为加强进口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二、原油、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低硫、高硫燃料油、渣油)〕、橡胶〔包括天燃胶(含天然乳胶)、合成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包括原糖、白糖〕、涤纶腈纶类化纤(腈纶短纤维、腈纶毛条、腈纶丝束、腈纶纱、腈氯纶、涤纶短纤维、涤纶毛条、涤纶丝束
、涤纶长丝、涤纶加工丝),是国家规定的一类进口商品,即统一代理订货商品。农膜原料是指用于生产农用薄膜的高压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两种。为防止出现多头对外,抬价抢购的局面,上述商品的进口仍坚持统一经营的原则,即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由中国化工
进出口总公司统一代理订货,食糖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统一代理订货。涤纶腈纶类化纤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统一代理订货。
三、凡用于进料加工出口、外贸包装的高压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进口,仍按现行做法办理。
四、从今年起经贸部不再切块下达原油、成品油、橡胶、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小额零星自行进口额度。对各地少量急需部分的进口均应由省市经贸厅(委、局)指定的,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核同意的一至二家公司委托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
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或其海外采购网点订货,并据以申领进口许可证。
五、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自行进口上述商品的,经贸部将严格审核,逐项审批。经批准后,由省市经贸厅(委、局)指定的,经本文第四条规定的有关公司办理自行进口业务;指定公司在对外签订合同前,应在价格条件上征求主营公司的意见,接受其价格协调,主营公司应在三日内予以
答复;指定公司凭有关部委下达的进口计划配额及省市经贸厅(委、局)批准自行进口批件申领进口许可证。
六、其他特殊贸易方式包括中外合资、合营、外商独资企业自身生产所需的进口、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项下的进口,均按现行规定办理。
七、受理统一代理订货的公司应负有下列责任与义务:
(一)按委托对进口商品品质、价格、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及时对外询购,力争早订货、早到货。
(二)在订购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发生延误问题,要及时与委托方取得联系,共商解决办法。
(三)、及时交流有关商品国际市场供求状况,价格变动等信息。定期向经贸部及各地特派员办事处通报进口成交情况和价格,并接受经贸部的指导。
(四)加强对本公司国外采购网点的领导和管理,理顺渠道、沟通情况,协调价格,以适应国内进口工作的需要。
八、本规定自文到之日起执行。以前所发文件中如有与本规定相抵触的内容,以本规定为准。附:橡胶、原油、成品油、农药、农膜原料、食糖、涤纶腈纶类化纤海外采购网点(略)



1989年4月1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产品标准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产品标准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 95 号


现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产品标准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云布龙
1998年12月28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的要求,现决定对《内蒙古自治区产品标准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内蒙古自治区产品标准管理办法》(1996年5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69号发布)
删去第25条、第26条。以下各条相应上移。
二、《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1996年1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9号发布)
删去第16条、第17条。以下各条相应上移。
《内蒙古自治区产品标准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4年12月10日)

深府〔2004〕214号

  《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保障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促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管理。
  危险废物、严控废物及报废设备的回收利用及管理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条 市、区人民政府依法保护单位和个人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市、区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规划、政策拟定及协调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有关事宜。
  公安机关负责维护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治安管理;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行为的登记与市场经济秩序管理;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市容卫生管理;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的场地规划;国土管理部门负责依照法定程序出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所需用地;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助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做好职权范围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与个人有义务保护、积攒、交售再生资源,有权揭发、举报破坏或滥用再生资源的违法行为。
  第六条 再生资源分拣整理场所依规划布点,依招标、拍卖方式确定场所经营者。场所经营者不得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须在依规划建造的再生资源分拣整理场所进行再生资源分拣整理活动。
  再生资源分拣整理场所下设的回收储存点不得从事分拣整理活动,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承担。
  第七条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及确定再生资源回收储存点之日起15日内,将情况告知市和区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
  第八条 再生资源回收⒋娴愕慕ㄉ栌ψ裱阌诮皇邸⒋⒃恕⒓械脑颍铣鞘泄婊牖肪澄郎芾硪蟆?br>  在铁路、港口、机场、矿区、油田、军事禁区、施工工地、水源保护区和金属冶炼加工企业范围内及周边区域不得设立再生资源回收储存点。
  第九条 再生资源回收储存点应固定地点、挂牌经营、规范服务。
  第十条 在社区设立的再生资源回收储存点必须及时转运回收物资,保持社区环境清洁卫生。
  第十一条 再生资源分拣整理场所应配备相应的分拣、加工、卫生、消防等设施;设置符合市容标准的围墙,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十二条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应依法经营,不得强买强卖及实施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十三条 从事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对出售者进行审核登记;发现出售公安机关寻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应拒绝收购并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第十四条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收购市政公用设施时,出售者应提供该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者出具的报废证明,出售者提供不出报废证明的,不得收购。
  第十五条 储存回收再生资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储存容器、设施与场地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二)在储存容器、设施与场地的显著位置标示再生资源的名称;
  (三)不同种类的再生资源分类储存;
  (四)储存设备具备防止地面水、雨水及地下水流入、渗透的装置;
  (五)具备防止储存设施中的废液、废气、恶臭等污染地面水体、地下水体、空气及土壤的设施。
  第十六条 承运人在运输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应防止其飞散、溅落、溢漏、恶臭扩散、爆炸等污染环境或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发生。不同种类的再生资源不得混合运输。
  在运输过程发生泄漏时,承运人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负责清理及改善环境。
  第十七条 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禁止设立再生资源回收储存点的区域设立储存点的,由环境保护、规划、城市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 无营业执照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由工商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 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中,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影响城市市容卫生、环境保护的行为,分别由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违法经营再生资源的,由工商管理部门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一条 从事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收购赃物及无报废证明的市政公用设施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