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限制进口机电产品目录

时间:2024-06-26 11:18:4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8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限制进口机电产品目录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二○○一年第35号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第10号令》,发布2002年限制进口机电产品目录(含《配额产品目录》和《特定产品目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2001年机电产品〈配额产品目录〉和〈特定产品目录〉的通知》([2001]外经贸机电发第6号)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限制进口机电产品目录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

限制进口机电产品目录

  1、配额产品目录

配额产品目录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序 号 商品名称 商品编号 商 品 名 称
1 汽车及其关键件 87012000 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
87021020 机坪客车
87021091 30座及以上的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动客车
87021092 20座及以上至29座的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动客车
87021093 10座及以上至19座的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动客车
87029010 其他30座及以上的机动客车
87029020 其他20座及以上至29座的机动客车
87029030 其他10座及以上至19座的机动客车
87032130 排气量不超过1000毫升的汽油型小轿车
87032190 排气量不超过1000毫升的汽油型其他载人机动 车辆
87032230 排气量超过1000毫升,但不超过1500毫升的汽油型小轿车
87032240 排气量超过1000毫升,但不超过1500毫升的汽油型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250 排气量超过1000毫升,但不超过1500毫升的汽油型小客车(9座及以下)
87032290 排气量超过1000毫升,但不超过1500毫升的汽油型其他主要用于载人的机动车
87032314 排气量超过1500毫升,但不超过2500毫升的汽油型小轿车
87032315 排气量超过1500毫升,但不超过2500毫升的汽油型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316 排气量超过1500毫升,但不超过2500毫升的汽油型小客车(9座及以下)
87032319 排气量超过1500毫升,但不超过2500毫升的汽油型其他主要用于载人的机动车
87032334 排气量超过2500毫升,但不超过3000毫升的汽油型小轿车
87032335 排气量超过2500毫升,但不超过3000毫升的汽油型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336 排气量超过2500毫升,但不超过3000毫升的汽油型小客车(9座及以下)
87032339 排气量超过2500毫升,但不超过3000毫升的汽油型其他主要用于载人的机动车
87032430 排气量超过3000毫升的汽油型小轿车
87032440 排气量超过3000毫升的汽油型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450 排气量超过3000毫升的汽油型小客车(9座及以下)
87032490 排气量超过3000毫升的汽油型其他载人车辆
87033130 排气量不超过1500毫升的柴油型小轿车
87033140 排气量不超过1500毫升的柴油型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150 排气量不超过1500毫升的柴油型小客车(9座及以下)
87033190 排气量不超过1500毫升的柴油型其他载人车辆柴油型小轿车
87033230 排气量超过1500毫升,但不超过2500毫升的
87033240 排气量超过1500毫升,但不超过2500毫升的柴油型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250 排气量超过1500毫升,但不超过2500毫升的柴油型小客车
87033290 排气量超过1500毫升,但不超过2500毫升的柴油型其他主要用于载人的机动车
87033330 排气量超过2500毫升的柴油型小轿车
87033340 排气量超过2500毫升的柴油型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350 排气量超过2500毫升的柴油型小客车(9座及以下)
87033390 排气量超过2500毫升的柴油型其他载人机动车
87039000 未列名主要用于载人的机动车
87042100 装有柴油发动机,车辆总重量不超过5吨的其他货车
87042230 装有柴油发动机,车辆总重量超过5吨,但小于14吨的其他货车
87042240 装有柴油发动机,车辆总重量在14吨及以上,但不超过20吨的其他货车
87042300 装有柴油发动机,车辆总重量超过20吨的其他货车
87043100 装有点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车辆总重量不超过5吨的其他货车
84079090 未列名点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4082010 输出功率在132.39千瓦(180马力)及以上车辆用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4082090 其他车辆用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7071000 机动小客车的车身(包括驾驶室)
2 摩托车及其发动机、车架 87111000 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
50毫升的摩托车及装有辅助发动机的脚踏车
87112000 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排气量超过50毫升,但不超过250毫升的摩托车及装有辅助发动机的脚踏车
87113010 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排气量超过250 毫升,但不超过400毫升的摩托车及装有辅助发动机的脚踏车
87113020 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排气量超过400毫升,但不超过500毫升的摩托车及装有辅助发动机的脚踏车
87114000 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排气量超过500毫升,但不超过800毫升的摩托车及装有辅助发动机的脚踏车
87115000 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排气量超过800毫升的摩托车及装有辅助发动机的脚踏车
87119000 未列名摩托车及装有辅助发动机的脚踏车;边车
84073100 排气量不超过50毫升的车辆用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4073200 排气量超过50毫升,但不超过250毫升的车辆用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4073300 排气量超过250毫升,但不超过1000毫升的车辆用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7141900 其他摩托车零件、附件(车架)
3 照像机及其机身 90065100 通过镜头取景(单镜头反光式(SLR)),使用胶片 宽度不超过35毫米的照相机
90065200 其他使用胶片宽度小于35毫米的照相机
90065300 其他使用胶片宽度为35毫米的照相机
90065900 未列名照相机
4 手表 91011100 原电池或蓄电池驱动仅有机械指示器的手表,表壳用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制成
91012100 自动上弦的机械手表,表壳用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制成
91012900 表壳用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制成的其他机械手表
91021100 其他原电池或蓄电池驱动仅有机械指示器的手表
91022100 其他自动上弦的手表
91022900 未列名手表
5 汽车起重机及其底盘 87051021 最大起重重量不超过50吨的全路面起重车
87051022 最大起重重量超过50吨,但不超过100吨的全路面起重车
87051023 最大起重重量超过100吨的全路面起重车
87051091 最大起重重量不超过50吨的其他起重车
87051092 最大起重重量超过50吨,但不超过100吨的其他起重车
87051093 最大起重重量超过100吨的其他起重车
87060040 汽车起重车底盘,装有发动机

2、特定产品目录

特定产品目录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序号 商品名称 商品编号 商 品 名 称
1 柴油发动机 84089092 其他输出功率超过14千瓦,但小于132.39千瓦(180马力)的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2 推土机 84291110 发动机输出功率超过235.36千瓦(320马力)的履带式推土机及侧铲推土机
3 压路机 84294019 其他机动压路机
4 胶印机 84431910 平张纸进料式胶印机
84431990 其他胶印机
5 数控电加工机床 84563010 数控的用放电处理各种材料的加工机床
6 等离子、火焰切割机 84569910 等离子弧切割机
84569990 其他用化学法、电子束、离子束或离子束等离子弧处理各种材料的加工机床
7 加工中心 84571010 立式加工中心
82571020 卧式加工中心
84571030 龙门式加工中心
84571090 其他加工中心
8 数控卧式车床 84581100 数控卧式车床
9 集散型控制系统 84714991 系统形式的分散型工业过程控制设备
10 电力变压器        85042320 额定容量在400兆伏安及以上的液体介质变压器
11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 85252011 电视用卫星地面站设备
85281210 彩色的卫星电视接收机
85299090 品目8525-8528所列装置或设备用未列名零件
12 六氟化硫断路器(含组合电器) 85352900 用于电压不低于72.5千伏线路的自动断路器
13 电动轮自卸车   87041030 电动轮非公路用货运自卸车
14 油船 89012011 载重量不超过10万吨的成品油船
89012012 载重量超过10万吨,但不超过30万吨的成品油船
89012013 载重量超过30万吨的成品油船
89012021 载重量不超过15万吨的原油船
89012022 载重量超过15万吨,但不超过30万吨的原油船
89012023 载重量超过30万吨的原油船
89012031 容积在2万立方米及以下液化石油气船
89012032 容积在2万立方米以上液化石油气船
89012041 容积在2万立方米及以下液化天然气船
89012042 容积在2万立方米以上液化天然气船
89012090 其他油船
15 机动货运船舶及客货兼运船舶 89019021 可载标准箱在6000箱及以下机动集装箱船
89019022 可载标准箱在6000箱以上机动集装箱船
89019031 载重量在2万吨及以下机动滚装船
89019032 载重量在2万吨以上机动滚装船
89019041 载重量不超过15万吨机动散货船
89019042 载重量超过15万吨,但不超过30万吨机动散货船
89019043 载重量超过30万吨的机动散货船
89019050 机动多用途船
89019080 其他机动货运船舶及客货兼运船舶
16 拖轮及顶推船 89040000 拖轮及顶推船
17 挖泥船 89051000 挖泥船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州府办发〔2008〕81号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黔西南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二日



黔西南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州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州重点用能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企业。

第三条 黔西南州经济贸易局是全州节能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州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对州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3000吨以上不满5000吨标准煤的用能企业,由县(市)、顶效开发区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管;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企业由州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管。

第五条 各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在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节能法律、法规、规章、相关标准以及国家和省、州有关节能规定,普及、宣传节能知识,提供先进节能信息,指导用能企业合理用能和节约用能;
  (二)督促检查用能企业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相关标准以及国家、省、州有关节能规定;
  (三)制定行业节能技术政策,发展、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四)对州重点用能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五)督促检查考核用能企业节能降耗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
  (六)监督检查州重点用能企业的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系统能源利用状况,委托能源利用监测机构依法进行节能监测;
  (七)会同同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检查州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会同同级统计管理部门检查州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和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工作;
  (八)对州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报告进行审核;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州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公布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州重点用能企业名单,并定期发布其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第七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企业节能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节能工作负总责。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考核奖励机制,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加强监督检查。
  第八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接受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宣传培训以及奖励等,并按年度递增。
  第十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要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企业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第十一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健全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并加强对能源计量器具仪表的管理。
  第十二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要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的要求,开展能源审计,完成审计报告;要通过能源审计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要合理编制企业节能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将能源统计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情况报告制度。州重点用能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能源统计,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报送能源统计报表,列入省重点用能企业名单的企业要定期向统计部门报送一次能源统计报表,同时报送州节能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在每年1月底前向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告应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
  第十五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积极开展节能教育,节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应当积极参加节能培训。用能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节能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十六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建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制度,并根据有关部门制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制定本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实行能源消耗成本管理。

第十七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构,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的能源管理负责人应经节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或从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并报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建立节能激励机制,制定节奖超罚办法,对在节能发明创造、挖潜革新等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浪费能源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处罚;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员工业绩考核体系,严格考核、节奖超罚。
  第十九条 州重点用能企业应根据省、州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使用最新公布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控制本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和电耗,州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州统计局提供的企业产品产量结合有关单位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核算出企业的综合能耗(标煤)和电耗,并折算成原煤。

第二十条 州财政局应根据本州实际情况,设立州节能资金专户。

第二十一条 州煤调基金办将根据州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州内企业原煤消耗量核算州内企业用煤。超限部分由州煤调基金办和州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向企业追缴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上缴州财政局设立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专户,并从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专户中划转进入州财政局设立的州节能资金专户。

第二十二条 州三电办根据年终州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州内企业综合电耗分配给企业用电量,并实行限额供电,超额部分用电在国家目录电价的基础上参照淘汰类产业的规定实行差别电价。由州三电办和州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向企业追缴,上缴州财政节能资金专户。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黔西南州经济贸易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

(2012年4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具体分配方案如下:

北京市42名,天津市33名,河北省116名,山西省61名,内蒙古自治区53名,辽宁省94名,吉林省58名,黑龙江省84名,上海市50名,江苏省138名,浙江省84名,安徽省104名,福建省62名,江西省76名,山东省162名,河南省159名,湖北省108名,湖南省110名,广东省151名,广西壮族自治区85名,海南省21名,重庆市55名,四川省137名,贵州省66名,云南省87名,西藏自治区17名,陕西省65名,甘肃省49名,青海省18名,宁夏回族自治区18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6名,香港特别行政区36名,澳门特别行政区12名,台湾省暂时选举13名,中国人民解放军265名,其余255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律另行分配。